更新时间:2025-09-11 04:02:34
舒淇的导演开山之作《女孩》,中国观众再熟悉不过的东亚家庭经典开局:一个家暴、婚内强奸的酒鬼父亲,一个将生存压力转化为对内控制欲、向更弱者挥刀的母亲,以及在沉默中吞咽一切创伤的女儿。这三位一体的经典配置,构成了无数悲剧的核心,也预设了影片的情感基调。
如同许多同类故事一样,影片为窒息的主角安排了一位天降的“救世主”——自由不羁的转校生。她的出现,像是为女儿黑白的人生强行注入一抹亮色,成为她短暂逃离的唯一窗口。这抹亮色是必需的,却也显得如此公式化,似乎一个女孩的自我觉醒,必然需要另一个外部角色的点燃。
但影片最令人如鲠在喉的,或许是母亲的选择与最终的和解姿态。当女儿鼓起勇气劝说母亲离婚,寻求的是两人共同的解放时,换来的却是被送养的背叛与“没有人喜欢你”的谩骂。
多年后成为网球运动员的女儿与母亲重逢,当她终于问出那句埋藏多年的“你有没有想过我过得怎么样”时,母亲那句轻飘飘的“你现在好不就完了”,几乎是对女儿所有挣扎与痛苦的彻底抹杀。女儿最后的崩溃大哭,与其说是情感的释放,不如说是在确认自己永远无法挣脱这血缘的诅咒后,一次彻底的绝望。
或许,这部电影会让许多拥有相似经历的观众感同身受。但对于那些早已厌倦了比惨和强行升华叙事的观众而言,《女孩》更像一次苍白而无力的重复。
它勇敢地揭开了伤疤,却没有勇气真正地审视和清创,最终只是用一种看似成长的姿态,将脓血重新包裹起来。
除了默默承受与最终的原谅,一个饱受创伤的女孩,究竟有没有权利选择彻底的决裂与永不回头?
映后导演分享说,这个故事的剧本仅用了13天便完成了,灵感源于她18岁的母亲生下她的亲身经历,她想探讨的是一种“女孩养育女孩”所导致的代际创伤循环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影片本应抵达的深度。导演希望苦难终结于她这一代,这个创作初衷无比真诚。 然而,这层至关重要的背景和动机,在影片中却几乎是完全隐形的。我们看不到母亲作为另一个女孩的挣扎与局限,只看到了她作为施暴者的结果。这种叙事上的失焦,使得母亲的角色彻底沦为一个功能性的、扁平的恶人,也让女儿的苦难来源变得单一。影片因此失去了公共性的探讨价值,最终缩影为一场无法引起更广泛共鸣的、略显封闭的私人情绪宣泄。这不仅是对一个好题材的浪费,也让片尾那场和解戏,显得更加悬浮和缺乏根基。

#女孩 #gir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可惜
下一篇:很有感触的几个点
水龙吟看到现在,想说些什么
设计爱情为什么是神?
【坏了的鸟】:罕见的华语BIG~ 【观影收藏】
你知道的我们需要这种电影
刚播两集就飙到9分,提前预定年度剧王!
把幸福拉近一点|港版《触不可及》
喜剧综艺的“中间地带”
时代英雄的“重生”,IP音乐剧的“新生”
没有真相的真相
《树影迷宫》:从来没见过这么废物的警察,破案靠凶手自爆
《下一个台风》—— 台风中的四个女人
看了第31集后决定爱上这部剧!!!
咱们疯批有力量!
萤火虫之墓 - 情节设置不合理啊
我们烧掉了那艘本该跟我一同沉入海底的船这不是浴火重生因为一直昂首对抗网和风暴的我们一刻也没有死过
木漏れ日
《设计爱情》:一部“不像泰剧”的泰百,何以成为我的年度最佳?
合作注释字幕|1921年维尔托夫纪录片《俄国内战史》修复版
金桃-----算不上好的开篇
哭声-----也许是人间烟火
《新闻女王2》:看到古肇华要阻止张家妍为佐治翻案,才知佐治真正的死因竟是!
